廣欽老和尚開示錄
有天逛法寶網站 ,見到廣欽老和尚開示錄,如穫珍寶,是故摘錄下與大眾分享
一、有一天,老和尚叫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,去山門口割草。有人不理解老和尚為什麼對老年人這麼不慈悲呢?就問老和尚:他已經這麼老了,你為何還要叫他去做那種粗活?老和尚說:就是因為他年紀大了,再不做一些事消業障,未來輪迴的路上是很可怕的啊!老和尚真是用心良苦啊!
二、中國歷史文化,講禮義,有大乘、小乘佛法。人如無禮義,學佛較難。中國自古有禮義忠孝,順道而行則社會安定,國泰民安。現代花花世界,要得人身很不容易,如不講禮義忠孝,即使得個博士,也難以救人。博士學一些有色相的、有生有滅的東西,不能究竟解脫,無法救人,眼所見,有生必有滅。古之聖賢有禮義、照規矩,世界太平可救人。
三、居士到佛寺供養財物,是為了種福田,要做到無相布施,功德才大,就是不執著布施的人、物,及受布施者的相,這樣功德才大。
四、居士到寺裡念經拜懺,要誠心,要放下,不要人在寺裡拜懺念經,心卻掛想著家裡的兒女,兒女自有他們自己的福報,要虔誠學佛,不要掛礙他們,若一心為兒女操心,就是愚癡的人。
五、居士到寺裡,把帶來的東西供在佛前,即成三寶物,不再屬於自己的了。假若帶來的小孩,要吃供佛或已供過佛的東西,就不可以自己拿給他吃。因為這已經成了三寶物,不屬於自己的了。如要拿給他吃,要得到出家人的同意。
六、居士到佛寺裡念經拜懺,參加法會,在生活方面要多將就。不要嫌吃的不好,因為寺裡不同你在家中,有好東西吃,住在寺裡要能吃苦才行。
七、居士來佛寺,要幫助寺裡工作,不要閒著沒事,講東講西,撥弄是非。
八、來這個世間,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苦,我們要知道,生從那裡來?死往那裡去?兒子、媳婦對你越好,你越貪戀,離不開世間,不知脫離苦海,仍在六道中輪迴。這都是業障重,業障就是煩惱、掛礙,如掛礙家中的男女老少等,每個人掛礙不同,但都把自己的生死路忘記,甚至連臨命終時將往哪裡去也不關心了。有些小孩子現在就知道拜佛,這都是前世有種善根,所以說眾生隨業轉,各人業障不同,不能轉業,就得輪迴,煩惱無盡了,老年人如果知道回頭念佛,就不會到四生裡去,否則四生仍有份。有人問我說:定業不可轉嗎?我認為,人若知道信佛,回頭念佛修道,則定業可轉。每個人的業感不同,如果不覺悟,將娑婆以為極樂。如吃葷的人在市場買雞鴨,覺得很快樂。但悟了以後,覺得那是罪過,吃素的人看吃葷的人是罪過,他就覺得吃素是極樂。享福的人以為自己是在極樂世界,但不知道能否永遠如此享受?等到福享盡時,則苦惱、煩惱就來了。所以我們既然能皈依三寶,就應該要念佛,不要貪求子孫,要放下一切,不要掛礙他們。很少人一輩子都享福,有多少福享就有多少苦,在家中應盡量拜佛、念佛,閒話少說,以求脫離苦海。人的一生沒多久,每個人都有煩惱,有煩惱則仍在生死中,四生也有他們自己的煩惱,如雞有雞的煩惱,所以要念佛,才能了脫生死。
佛弟子 端慧與大眾分
|